社工何價──專業沉思

社工何價──專業沉思
社會工作誕生於百多年前的西方社會,在英美它是工業社會和資本主義的自救機制,被賦予了雙重使命:透過社工實務及各項福利工作,既守護和推動社會公義,更要在個人、家庭及社區層面上,幫助弱勢社群面對及克服困境。百多年來,社會工作蜿蜒前行,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複雜而龐大的專家知識體系,對個人、家庭以至社群的各類問題皆累積了數量相當可觀的實踐經驗、研究和理論,它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種制度。

我們在本書首先整理英美及本地社會工作的發展過程,希望透過檢視它的歷史理出一個「所以然」,以揭示它的特性和本質──雖然所謂特性和本質也只不過是某個社會文化「偶然的」歷史產物;但是,社會工作終究並非憑虛御風而來,我們須要先安頓好它的歷史位置,然後才可以鑒古知今。另一方面,本書也透過檢視個案、小組及社區工作的興盛、演化甚至消沉,來探索社會工作實務須要面對的挑戰及回應;最後更希望透過剖析社會工作實務的本質──即它特殊的道德及政治實踐面向──以回答「社會工作往何處去?」這個大問題。
作者簡介



前言:當代社會工作發展的困惑與盼望

朱志強、林昭寰



第一部分:反思社會工作



第一章 社會工作價值的分析

林昭寰

第二章 英國社會工作發展簡史

林昭寰

第三章 美國社會工作的發展對社工的啟示

朱志強、林昭寰



第二部分:發展與變遷



第四章 香港的政治、福利和社會工作──回歸前的面貌

林昭寰

第五章 是謂之仁:本地福利組織

林昭寰、李錦權

第六章 愛你的鄰人:海外福利組織

林昭寰



第三部分:真實的社會工作



第七章 社區工作的興盛與消沉

梁銳基、林昭寰

第八章 個案工作的挑戰與回應──對前線社工的研究報告

甄鳳玲、朱志強

第九章 小組工作:過去、現在與未來

蔡炳綱



第四部分:社會工作往何處去



第十章 作為道德和政治實踐的社會工作

朱志強、徐明心、殷妙仲

第十一章 社會工作的政治化與本土化

林昭寰



附錄 香港志願機構簡介(開埠前至一九七七年)

林昭寰、李錦權



索引 香港志願機構名單(開埠前至一九七七年)
前言:當代社會工作發展的困惑與盼望



朱志強、林昭寰



作為一個富有使命感的專業,社會工作經歷了成長和發展的階段,碩果纍纍,卻也危機四伏,甚至舉步維艱,正在面對著空前的挑戰和異化的危機。



社會工作近年處境艱難,我們聽得最多的,是不少同工意志消沉,不斷地問「社工何價?」這個問題。我們深切盼望,這個情況不會持續下去;貫串全書的,就是這一片苦心。



我們認為,無論局面如何,我們要先深切地反省:社會工作在香港已經發展超過半個世紀了,它究竟有何益處?它在香港社會扮演了什麼角色?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社工地位崇高,社工的身份在議會選舉中差不多是必勝的保證。二十多年過去,社工界如今還剩下多少個受普羅大眾注視和敬重的政治人物?社工教育在香港有超過五十年的歷史,到今天,出過幾多受人推崇的學者和教育家?有哪些理論和實踐經驗可以給國內外的同行借鏡?面對中國社會更廣闊的天地,我們對社工本土化的發展可以有什麼貢獻?



眾多先行者有不少傑出的貢獻與經驗,我們須要為此作初步的回顧及總結,兼容並蓄,然後才能夠好好地回答「社工何價?」這個老問題。



社會工作誕生於百多年前的西方社會,在英美它是工業社會和資本主義的自救機制,被賦予了雙重使命:透過社工實務及各項福利工作,既守護和推動社會公義,更要在個人、家庭及社區層面上,幫助弱勢社群面對及克服困境。百多年來,社會工作蜿蜒前行,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複雜而龐大的專家知識體系,對個人、家庭以至社群的各類問題皆累積了數量相當可觀的實踐經驗、研究和理論,它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種制度。



我們在本書首先整理英美及本地社會工作的發展過程,希望透過檢視它的歷史理出一個「所以然」,以揭示它的特性和本質──雖然所謂特性和本質也只不過是某個社會文化「偶然的」歷史產物;但是,社會工作終究並非憑虛御風而來,我們須要先安頓好它的歷史位置,然後才可以鑒古知今。另一方面,本書也透過檢視個案、小組及社區工作的興盛、演化甚至消沉,來探索社會工作實務須要面對的挑戰及回應;最後更希望透過剖析社會工作實務的本質──即它特殊的道德及政治實踐面向──以回答「社會工作往何處去?」這個大問題。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章)集中剖析社會工作的核心價值、發展與變遷,這包括倫理哲學的討論和英美社會工作的發展簡史,重新認識它並再理解它在歷史裡曾經展示的特性和本質,從而帶出對今後社會工作的啟示。社會工作由於走上了專業化的道路,愈來愈以專家知識及實務的介入技術為主導,因而有意無意地把各個複雜難解的社會問題,極度簡化為技術和個人層面的問題,即歸咎於個人未能適應社會變遷、對應社會的要求,或缺乏抗逆能力等原因。其後果是反智的,是過分簡化了社會問題兼且把社會工作實踐「去政治化」和「去道德化」。因此我們希望以史為鑒,在第二部分(第四至第六章)重點描述及分析在殖民地時期,社會工作專業和香港的政治及福利制度三者之間的互動和關係。我們希望指出:無論從微觀或宏觀的角度來理解,社會工作實踐從來都關係著道德和政治的考量,密不可分。本書第五及第六章論及本地及海外的福利組織,我們更編纂了香港開埠之前,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四百五十多個福利組織的名單和資料(見附錄),填補了香港社會工作歷史的一片空白,讓我們明白到香港的福利組織除了在關鍵時刻提供福利服務之外,更是社會工作的載體。可以說,沒有福利組織就沒有社會工作。曾幾何時它們和我們禍福與共,命運相連;但時至今天,我們擔心這種關係可能會一去不復返了!



第三部分「真實的社會工作」希望以本地的社區、個案及小組工作為社會工作實務的代表,重新檢視它們的過去,並討論現在與可能的未來。故此,在第七章我們回顧了本地社區工作的興盛與消沉,第八章檢視個案工作在香港的演變,第九章重溫小組工作的發展,藉以掌握此時此地的社會工作所要面對的挑戰及其回應。



我們回顧了社會工作的發展,也嘗試分析當下的社會工作如何演變,在第四部分我們希望回答「社會工作往何處去?」這個大問題。第十章嘗試把專業社會工作作為道德和政治實踐的這一種精髓和本質呈現出來;社會工作實踐從來都不單單是技術上的關懷而已,實踐過程涉及價值介入也無可避免牽涉政治(無論微觀或宏觀、廣義或狹義);我們首先須要承認的是這個本質孕育了社工,才可以為社會工作計劃將來。第十一章則是全面審視香港社會工作近年的發展,闡釋「政治化」和「本土化」兩個趨勢與社會工作是如何的密不可分,並討論將來社會工作應該是一個什麼面貌的專業,以及它可以怎樣向前邁進。我們認為香港的社會工作者須要重拾「政治化」的旗幟,為本身的專業也為服務對象爭取更好的位置和發展機會;社會工作者亦要在實踐過程中釐清各個有關的價值和理念,使專業的發展更符合中國社會的需要。我們在這部分的自我期許甚高,是否能夠達到目標,就有賴讀者的眼光和賜教了﹗



面對浩如煙海的知識寶庫和眾多先行者豐富的經驗,本書所寫的實在太少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希望日後有更多同行者,共同努力,把社會工作的知識體系提升至更高層次,為中國社會作出更多貢獻。



在此我們要感激我們的父母和家人多年來無私的支持和鼓勵,也衷心感謝和我們一起經歷了無數次討論的同事和學生,互相砥礪,我們得以教學相長。我們更慶幸有此思寵,能夠為我們的服務對象,為社會上不受重視的基層市民,略盡綿力。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關鍵字詞: 職場生活|社工|社會工作|福利|公義|小組|社區

讀者書評

請登入給你的書籍評分

登入
你的評分:  

請登入以享受個人化閱讀體驗,或按「略過」繼續瀏覽。
成為會員 登入 略過
電子書售價:HK$:

如欲購買,請先以教城帳戶登入(學生帳戶除外)。或按「略過」繼續瀏覽。
成為會員 登入 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