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關乎所有人。每一個人,都會面對死亡,身邊也總有死亡在發生。我們用了相當多時間和力氣去活得好,鮮有想到死得好,才是一生。
關於死亡,有人認為是禁忌,絕口不提,當有天真正面對死亡時,卻束手無策。過世的人甚麼都不必再理會,在世的人,該如何好好活下去?
《死在香港》一共分兩冊:《見棺材》和《流眼淚》,範圍相當廣泛,包括大量人物訪問、政策探討、資料分析,各自又有兩部份主要內容。
《見棺材》第一部份報導現代殯葬業的改革,政府立法監理、學者研究、民眾有更大自主權,並且考慮到對環境影響。香港一方面連基本殮葬設施都不足,同時卻漸多新人入行,不少行內第三、四代接手人,亦銳意帶來新氣象。第二部份是解構香港的殮葬殯,訪問業內人士、學者、宗教領袖,附有大量實用資料。
兩位作者皆是記者出身,一年來四出採訪長生店、殯儀館、紙紥鋪、進殮房、出墳場,訪問各行關於殯儀殮葬的人及喪親者、協助者,以自身體會及經歷呈現香港的死亡現況。
關於死亡,有人認為是禁忌,絕口不提,當有天真正面對死亡時,卻束手無策。過世的人甚麼都不必再理會,在世的人,該如何好好活下去?
《死在香港》一共分兩冊:《見棺材》和《流眼淚》,範圍相當廣泛,包括大量人物訪問、政策探討、資料分析,各自又有兩部份主要內容。
《見棺材》第一部份報導現代殯葬業的改革,政府立法監理、學者研究、民眾有更大自主權,並且考慮到對環境影響。香港一方面連基本殮葬設施都不足,同時卻漸多新人入行,不少行內第三、四代接手人,亦銳意帶來新氣象。第二部份是解構香港的殮葬殯,訪問業內人士、學者、宗教領袖,附有大量實用資料。
兩位作者皆是記者出身,一年來四出採訪長生店、殯儀館、紙紥鋪、進殮房、出墳場,訪問各行關於殯儀殮葬的人及喪親者、協助者,以自身體會及經歷呈現香港的死亡現況。
序一 人人都是「天使」陳曉蕾
序二 最後一種離別 周榕榕
引子 陶國璋教授:香港怕死
上篇 殯葬的未來
第一章 殯葬大趨勢
全球大生意
台灣「產官學」聯手改革
尉遲淦教授:殯葬要自主
第二章 歸於自然
周兆祥博士:別了,爸爸
James Olson:低碳殯儀
第三章 香港區區殯儀?
生無屋,死無地
私營大問題
第四章 邁向專業難
吳耀棠:香港殯儀要革新
莫羽彤:推動殯儀教育
第五章 新派話事人
駱敏儀:一道彩虹
歐陽秉志:最真實的土匪雞翼
黎曉洋:網上身後事
第六章 一個人的喪禮
沙嶺:只得一串數字
榕光社:夕陽之友
聖雅各福群會:後顧無憂
下篇 港式殮殯葬
第七章 那冷冷的殮房
最後一面
仵工:行內萬能俠
第八章 殯儀館紀事
哀傷無處放
殯儀館巡禮
第九章 解構破地獄
喧嘩與孤寂
喃嘸在唱甚麼?
周樹佳:新界道教鄉俗
陸毅道長:靈魂拯救
第十章 當基督撞上佛教
周燕雯教授:喪禮的衝突
郭鴻標牧師:永恆生命
了一法師:放下執著
第十一章 撒落在四周
骨灰龕:終於等到上位
海葬:自由無牽掛
花園葬:淡淡不留痕
土葬:竟找不到墓碑
附錄一:殯葬流程圖
附錄二:死亡證申請程序
附錄三:安排喪禮
附錄四:申請土葬
附錄五:申請火葬
附錄六:骨灰處理
附錄七:給消費者的忠告
附錄八:訂立遺囑
附錄九:殯葬須知
序二 最後一種離別 周榕榕
引子 陶國璋教授:香港怕死
上篇 殯葬的未來
第一章 殯葬大趨勢
全球大生意
台灣「產官學」聯手改革
尉遲淦教授:殯葬要自主
第二章 歸於自然
周兆祥博士:別了,爸爸
James Olson:低碳殯儀
第三章 香港區區殯儀?
生無屋,死無地
私營大問題
第四章 邁向專業難
吳耀棠:香港殯儀要革新
莫羽彤:推動殯儀教育
第五章 新派話事人
駱敏儀:一道彩虹
歐陽秉志:最真實的土匪雞翼
黎曉洋:網上身後事
第六章 一個人的喪禮
沙嶺:只得一串數字
榕光社:夕陽之友
聖雅各福群會:後顧無憂
下篇 港式殮殯葬
第七章 那冷冷的殮房
最後一面
仵工:行內萬能俠
第八章 殯儀館紀事
哀傷無處放
殯儀館巡禮
第九章 解構破地獄
喧嘩與孤寂
喃嘸在唱甚麼?
周樹佳:新界道教鄉俗
陸毅道長:靈魂拯救
第十章 當基督撞上佛教
周燕雯教授:喪禮的衝突
郭鴻標牧師:永恆生命
了一法師:放下執著
第十一章 撒落在四周
骨灰龕:終於等到上位
海葬:自由無牽掛
花園葬:淡淡不留痕
土葬:竟找不到墓碑
附錄一:殯葬流程圖
附錄二:死亡證申請程序
附錄三:安排喪禮
附錄四:申請土葬
附錄五:申請火葬
附錄六:骨灰處理
附錄七:給消費者的忠告
附錄八:訂立遺囑
附錄九:殯葬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