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留學歲月:幾代香港學者的集體回憶

我們的留學歲月:幾代香港學者的集體回憶
「留學生者,強國之元素也。」自開埠以來,香港一直是留學教育的搖籃。近年,留學不只是成績優異的大學生的專利,中學生 (甚或小學生) 也以遊學之名,到外地旅遊學習。然而,在泛濫的留 (遊) 學熱潮中,留學有否失去其初衷呢?我們又可以在留學生涯中學到甚麼?本書期望透過收錄近三十位來自各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學者,以他們的自傳為經、輔以訪談筆錄為緯,試錄在1960-1980年代香港的海外留學生的點滴趣事和困難,藉以補上香港社會面貌不可或缺的一抹歷史印記。這些作者中,部份已定居他方,甚少踏足香港,有他們與我們分享其經驗,實在難得。本書可以說是莘莘學子及家長教師們提供了難得的留學經驗指引,適合計劃出國、曾留學異地的讀者閱讀,以參考過來人的分享,也好回味留學的歲月。
本書作者包括胡令芳(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曹紹傑(城大製造工程及工程管理學系榮譽講座教授)、黃維樑(佛光大學文學教授)、周全浩(浸大地理系教授)、何沛雄(港大中文系教授)、錢玉麟(港大工程學院副院長)、李焯芬(港大專業進修學院院長)、林舜玲(港大文學院副院長)、韋妙宜(中大生物醫學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陳善偉(中大翻譯系主任)、何濼生(嶺南經濟學教授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鄭宇碩(城大政治學講座教授)、陳仲良(美氣象學會院士;城大大氣科學講座教授及佳達亞太氣候研究中心主任)、陳章明(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敏倫(港大家庭研究院副總監;性教育會副會長)、蔣英豪(退休;前中大中文系教授)、蘇國輝(港大解剖學系主任及首席教授)、李大拔(中大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總監)、顏文雄(城大應用社會科學副教授)、關銳煊(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主任;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董事會主席)、周國正(浸大中文系教授及文學碩士課士主任)、陳萬成(港大中文系高級講師)、李偉成(前香港教育學院課程助理教授)、陳漢夫(中大數學系教授)、李子健(教院副校長)、李樹甘(樹人大學經濟學及金融學系副教授)、羅厚輝(教院課程及教學系副教授)、鄭子雲(理大商業學系財務學副教授)。

編者簡介:
譚宗穎─香港大學文學士、澳洲麥克理大學應用語言學碩士,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國際研究生學程畢業。曾任教學及研究職務,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課餘從事編譯及語言顧問工作。

吳國榮─香港人,愛讀古詩詞、傳奇小說、科幻小說。釋卷時,喜與友儕談學論政及射擊。先後考取香港大學文學士及教育文憑,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現職中學中文科科主任,兼《明報.教得樂》「中英通通識」顧問老師。
《我們的留學歲月》目錄



出版社總序/沈旭暉、鮑偉聰、黃培烽、許煜

代序•香港留學生初探/丁新豹

代序•讀前輩的那些年/沈旭暉

編序•歷史的補充/譚宗穎、吳國榮



第一部 1960s

在英國的那些年-胡令芳/醫學/英國

英倫見證-曹紹傑/工程/英國

向大國取經:留美七年之養-黃維樑/文學/美國

美國通識教育 一生受用-周全浩/地理學/美國

四十載的情懷 憶往事 說牛津-何沛雄/中國文學/英國

我的留學夢圓-錢玉麟/電腦科學及工程/加拿大、美國



第二部 1970s

加國的春花金秋-李焯芬/土木工程學/加拿大

On Becoming Me-林舜玲/語言學、英語文學/新加坡、美國

留學的音樂訓練與觀鳥成果-韋妙宜/生物學/加拿大

歌唱人生──英倫留學雜憶-陳善偉/翻譯/英國

我在多倫多的十個年頭-何濼生/經濟學/加拿大

澳、新閒情歲月-鄭宇碩/政治科學/新西蘭、澳洲

留美•半世紀-陳仲良/氣象學/美國

留學與海外華僑-陳章明/社會工作、老年學/英國

留學深造如朝聖-吳敏倫/醫學/英國

向標竿直跑的人生(筆錄)-蔣英豪/中國文學/美國

定下目標,成功在望-蘇國輝/神經解剖學/美國

放洋更認識中國-李大拔/醫學/英國

為求知識及興趣,不為「金銀滿屋」-顏文雄/社會科學/英國

七十年代,我在美國留學-關銳煊/社會科學/美國

從前今日──京都散策-周國正/中國文學/加拿大、日本



第三部 1980s

我的留學前後-陳萬成/中國文學/澳洲

留英夢成 話點滴-李偉成 /教育/英國

留學的酸甜苦辣-陳漢夫/數學/美國

牛津狼兒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李子建/教育、環境科學/英國

從稚嫩步向成熟-李樹甘/經濟學/英國

康橋的雲彩-羅厚輝/教育/英國

我的留美經驗-鄭子云/工商管理/美國



鳴謝
代序•香港留學生初探



丁新豹

前歷史博物館總館長



「留學生」一詞最早出現於唐代。其實適值李唐盛世,文教武功,冠絕東亞,鄰近的國度如日本和朝鮮紛紛派遣學生到長安和洛陽來,學習中土文化;到了近代,中國積弱,二次鴉片戰爭敗於英人手下,主事者從慘敗的屈辱中認識到技不如人的事實,乃主動遣送幼童負笈建國不足一百年的美國,揭開了近代中國留學的序幕。



從留美幼童開始,一批批、一代代的莘莘學子,懷著「以西方的學術,灌輸於中國,使中國日趨於文明富強之境」(容閎語)的抱負,含辛茹苦遠涉重洋,或東渡扶桑,或遠赴歐美;而社會上亦普遍認同「留學生者,強國之元素也」的看法。



在近代中國留學史上,容閎素有「中國近代留學生之父」的美譽,他是首位負笈美國而取得學位的華人。他和同行的黃勝及黃寬原就讀於香港的教會學校,而且是一起從香港啟程赴美的,所以他們也是香港的第一批留學生。後來容閎所主催的幼童留美計劃,在招募學生時,因在內地未能物色到足夠的學員,乃到香港的學校來招生。唐紹儀、梁敦彥和周壽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均成為晚清民初叱吒一時的風雲人物。香港開埠亦早,又是英國的殖民地,在中國大陸仍以科舉取士的時代,香港已開設了以雙語教學的西式學校,故香港成為近代中國留學教育的搖籃,殊非偶然。



在中國,留學是從官方主催遣派開始的。甲午一役後,留日之風大盛,自費生漸增;民國成立後,留學成為一時風尚,自費生數目遠超過了官費生,成為主流。反觀香港,除了早期的容閎、黃勝和黃寬三人是教會資助留學之外,緊隨其後放洋的伍廷芳、韋玉及何啟均為自費留學,開了自費留學的先河,這便成了香港人留學的主要模式。早年留學,所費不貲,非家境富裕者不能負擔。韋玉出身於買辦家庭,家境頗為容裕,而伍廷芳原為華僑,獲得了妻子何妙齡(何福堂之女)的資助,故能負笈英倫。綜觀戰前香港留學生,大多出身富貴人家,如在二十世紀名重一時的曹善允、羅文錦、周埈年、周錫年、利銘澤、鄧文釗、李福和等均曾放洋留學,他們都出身於名門望族。



在十九世紀放洋留學的香港人,大多來自基督教家庭,容閎、黃勝和黃寬都是基督徒。黃勝回港後長期在英華書院服務;何啟的父親何福堂是香港最早的華人牧師之一;韋玉的父親韋光早年曾於澳門街頭行乞,為傳教士裨治文領養及送到新加坡唸書,後來成為有名的買辦。伍廷芳之父是基督徒,而他本人是在香港受洗的,他又是何福堂的女婿,早年更曾在聖公會開辦的聖保羅書院肄業。基督徒接受了西方宗教、與外國傳教士接觸較多,受中國傳統思想束縛較少,思想也比較開明,更能接受西方事物,故樂意遣送子女留學海外。踏入二十世紀後,更多人認識到留學的好處,加上社會更為開放,遣送子弟放洋便不局限於基督教家庭了。



在大陸,出國留學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各具不同的特點,如洋務運動時期急於創辦各種軍事工業及民用企業,故送往歐美的留學生多專注於軍事及科技;甲午之敗,國人對日本另眼相看,留日之風熾起,修習科目以法政、師範及陸軍為主;清末時期,因美國退回部份庚子賠款,乃出現了留美熱潮,學生大多選讀紡織、化學、土木及機械工程。踏入民國後,逐步形成了全方位派遣的新格局,中國留學生遍佈日本及歐美多國,所修科目五花八門,包括不少以往較少人涉獵的學科,博探各國之所長。



在戰前的香港,英國是港人留學的首選之地,上面提及的韋玉、何啟、伍廷芳、曹善允、羅文錦、周氏昆仲、利銘澤、鄧文釗等,皆為英國留學生。其時的香港既是英國殖民地,家長送子弟到宗主國留學,是理所當然的,學制上既易於銜接,英國學位在香港受到承認,遑論高人一等。留學英國還可以耳濡目染到英式生活習尚和禮儀,使子弟日後回港後與高官周旋、或參與上流社會的酬酢時,更能應付裕如。而求學時建立的關係網,更有助於日後的發展。何啟留英八年,回到香港時衣著已與西人無異,更娶了一個英國貴族女子為妻;利銘澤十二歲便在保姆陪同下赴英留學,畢業於牛津大學的他養成了非常英國化的生活方式。羅文錦留英時只有十三歲,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使他日後可以在議會上與西人辯難。這些優點都是在本地上大學所缺乏的,故雖然香港大學在一九一二年經已成立,但不少家長還是選擇把子弟直接送到英國去。



除英國外,美國也是較多人留學的地點,如戰前殷商李子方便選擇了美國作為其子女留學的目的地。近代中國牙醫之父關元昌的第三代都選擇美國,銀行家林承芬本人是美國林肯大學的博士,其子女皆留學美國,變成家族的一個傳統,這種例子屢見不鮮。此外,也有留學日本、澳洲以至其他國家的,不過只是偶然例子。



內地的留學生選讀科目五花八門,但戰前的香港留學生每多選讀法律,伍廷芳、何啟、曹善允、羅文錦、周埈年和余叔韶為其中佼佼者。香港大學成立於一九一二年,但法律學院到一九六九年才開設;在此之前,要修讀法律便只有留學一途。香港的法制既承自英國,赴英唸法律是必然首選。執業律師社會地位高,收入可觀,而作為殷商第二代,具有法律背景有助於繼承祖業及發揚光大,這是戰前留英生修習法律特多的原因。除法律外,醫科也是較多人選擇的科目,黃寬(首位華人西醫)和何啟(擁有法律及醫學兩個學位)赴英留學時,港大甚或其前身的西醫書院尚未成立。後來李樹芬及周錫年均先在香港完成學業,才赴英深造。此外,亦有部份人修讀經濟(鄧文釗)、工程(利銘澤、郭琳褒)、化學(羅仁伯)、教育(胡素貞)、藝術教育(劉樹聲)、礦冶(許士芬、關景燊)以及砲學(余伯泉)等較冷門的科目。



港英政府管治華人,須仰賴一批忠誠可靠而又在華人社會中具有威望的人的支持。細數在戰前出任過議政局(行政局)及定例局(立法局)的華人議員共十六名,其中九位曾放洋留學,而且無獨有偶,都是英國留學生。而在十九世紀所委任的五位議員,更全是留學生。伍廷芳於一八七七年才從英國畢業返港,翌年便被委任為太平紳士;再兩年後,便以三十八歲之齡獲委為定例局首位華人議員。何啟於一八八二年返港,同年已成為太平紳士,一八九零年被委為定例局議員,可見政府「求才」之殷切。其餘的韋玉、曹善允、周埈年、羅文錦、利銘澤等均於學成歸港後,一步步從潔淨局(市政局)、團防局、太平紳士等公職晉升到定例局。周壽臣是留美幼童,前半生服務清廷,辛亥革命後返港經商,深受港英政府器重;後更因調停省港大罷工有功,獲委為議政局的首名華人議員,被吸納到政府的權力核心去。留學生西化較深,能夠「以中國人的眼光視西方事物,也懂得以西方人眼光看中國事物」,成為溝通華人與西人的橋樑,故深受器重。



戰前香港的留學生,都是該時代的精英份子,對於香港、乃至祖國,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容閎是近代中國留學先驅,他倡議幼童留美,揭開了近代中國留學的序幕;他的同儕黃寬畢業於愛丁堡大學醫科,是我國第一位醫學碩士。他在廣州行醫期間,有「好望角以東最佳醫師」之美譽。黃勝留學雖然中途折返,但他長年從事印刷工作,參與創辦《循環日報》,也是《華字日報》的主筆,是近代中國報業先驅。伍廷芳在清末曾參與中法戰爭及甲午戰爭的交涉,並曾出使美洲多國,維護華僑利益;民國後更曾出任司法總長及外交部長,對中國法制之建立,建樹良多。何啟學成返港後長期擔任定例局議員,是華人的代言人,他創辦的西醫書院,訓練出一批包括孫中山在內的醫生。他和胡禮垣合著的一系列著作,倡議變法維新,影響很大。其他的如羅文錦,在政堂上以敢言維護華人利益見稱;李樹芬創立養和醫院,對香港的醫療發展,貢獻良多。利銘澤雖出身望族,但具有很強的民族意識,抗戰時期曾投身後方工作。一九四九年後,他與大陸維持良好關係;改革開放後,他是首批回國投資的港商。鄧文釗出身名門,在留學劍橋大學期間,受到共產主義思想的洗禮,回港後更受親戚廖承志影響,思想左傾。他藉著顯赫的家世、豐厚的家財、以及崇高的社會地位,支援抗日,掩護左派在香港的活動。解放後,一度出任廣東省副省長,走上一條與其他同期留學生截然不同的道路。戰前的留學生專業容或不同,但均在不同的領域為祖國及香港作出貢獻。



Roundtable編纂本書,藉著搜集幾代人出國留學的故事,回顧過去四十年香港人放洋留學的歷史,保存集體記憶,功德無量;謹整理先前以戰前香港留學生為題的講演稿,附之篇首,是為序。







代序•讀前輩的那些年



沈旭暉

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及對外關係聯絡主任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客席副教授及全球政治經濟碩士課程總統籌

Roundtable研究所及其網絡理事會主席



當著大家一起懷念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那個女孩時,可想到青澀的我們也曾經為著學業,也曾一起追過hon,趕過每個論文的死期。曾經的求學階段,是每個人心裡追不回,卻能把記憶永存的美好時光。



就如本書的諸位學者前輩,筆者有幸趁著年輕到美國牛津及耶魯大學留過學,就在這自由女神腳下唸過政治學。留學他方,受著多元文化衝擊,與來自各國的同學交換各地文化知識,適應不同的生活習慣,實是難得的經驗。所謂出外靠朋友,同聲同氣的華籍學生也很自然連成一線,他鄉遇故知的感慨不言而寓。



雖然香港人口結構多元,但除本地人和內地新移民學生會入讀本地主流學校外,不少異國籍的年輕學子都入讀國際學校,以西方的教學模式學習。不少完成高中學業後,仍會毫不考慮地回到歐洲繼續學業。外國月亮特別圓,港爸港媽們紛紛安排小兒小女到外地遊學,以三、四天的時間學習西方文化。或者這是一種擴闊國際視野的一種不錯方法,但當留學和遊學成為旅遊、學校或旅行團的資金籌募的另一種形式時,有關的團體和現時眾多交流生又是何許心態對待留學/遊學呢?



書內不但收錄諸位前輩在六十至八十年代留學異地,旁敲側擊這段時期海外華僑對香港前景去留的熱切心情。或者在千禧年代我們沒法體驗當時留學外地的艱辛,或者我們還以為有錢有得去留學,但在數十年後的今天,再讀前輩們的那些年,也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堅韌不屈精神。



至於本書的出版,可謂一波三折。原來是一所出版社邀請筆者統籌一套三本的留學叢書,並請得兩位編輯進行相關工作,後來該出版社出現人事變動,決定不再跟進,我們唯有自己出版。不少受邀執筆的前輩對本書進度十分關心,而本書到今天才能面世,我希望代表全體工作人員向這些前輩致歉。其中一位被訪者不幸在本書面世前去世,令人十分傷感,更教人感慨世事的無常。







編序•歷史的補充



譚宗穎、吳國榮



教育在華人思想文化之中,本來就是貫徹人生的志業;為著通達天下,怡情識理及至經世致用,「學」遂演成古今社會的共同願景。



而遠離熟悉的一切,留學他方,竟也是不少香港人的夢。來自不同背景的年輕人,一代復一代的踏出這片彈丸之地,前往世界各國繼續課業。時至今天,從中小學到研究院,由傳統文理到簇新專業,都會看到香港學生的影蹤。在此其中所見的,不只是純粹的求進益習;留學海外,更反映出學子們自身與家庭的期許,以及對於「香港」這故城的種種情感呈現。



本書的作者群,均於一九六零至八零年代離港求學。我們期望透過這二十八位學術界人士的筆觸,以他們自傳為經、並輔以訪談筆錄為緯,試錄在艱守日子成長的一輩的留學經歷,藉以補上香港社會面貌不可或缺的一抹歷史印記。

關鍵字詞: 留學|香港|學習

讀者書評

請登入給你的書籍評分

登入
你的評分:  

請登入以享受個人化閱讀體驗,或按「略過」繼續瀏覽。
成為會員 登入 略過
電子書售價:HK$:

如欲購買,請先以教城帳戶登入(學生帳戶除外)。或按「略過」繼續瀏覽。
成為會員 登入 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