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沈旭暉專長研究國際關係,在求學、研究與教學當中,影響他最深的是哪些書呢?

這是我翻看最多次的金庸小說,好像中學時代寫過一篇萬字讀書報告,不過小說角色的人性刻畫,其實要累積足夠人生經驗才能真正了解。
- 喜歡喬峰,因為他懂大是大非,但不是天天悲天憫人的煩膠,雖然能夠和不同人交朋友,卻毫不戀棧而知所進退。
- 從前不明白喬峰的悲劇來源,不相信馬夫人會因為喬峰在大會對她目不斜視就設局陷害,後來才知道,世間真的充滿這種人。
- 慕容復是一個悲劇富二代,其實已經很有作為,但連人生路向也沒有選擇權,只能越陷越深。
- 鳩摩智學習逍遙派「小無相功」的經歷有實用價值,令他幾乎成了當世武功最強的人,而且武功全失後,卻有全書最幸福的結局。
- 玄慈方丈隱藏了私生子的秘密數十年,好比當代成名人物總有不可告人的黑材料,但反而令他的行為更符合人性和更有魅力……
《天龍八部 1》
作者:金庸
出版:明河社,1978
ISBN:9627461210
中學第一次讀時,驚覺中史教科書是何等不濟,也發現歷史、國際關係可如何解構、重構,感覺提升了一個層次。我從不是一個idealist,不太在意旁人的不同立場,量度事物另有標準,部份也是少年時受這本書啟發所致。
《中國大歷史》
作者:黃仁宇
出版:聯經出版,1993
ISBN:9570810785
也是初中時代,從這本科幻小說的「ABCD」,啓發了對不同宗教典籍的另類解讀,隨之看了一堆不同神與外星人關係的書。直到現在,有人天天在身旁祈禱,我都會問「個通訊器係咪壞咗」,點解要咁形式主義。
《頭髮》
作者:衛斯理
出版:明窗出版社,2006
ISBN:9789628918119
中學時代曾經很迷的書,這本書確實影響了一代人。最受啓發的不只是拿著「語理分析」去辯論的少年往事,還有發現「語理分析」可以和愛情、宗教、文學、科學、時事crossover,令人覺悟只要專於一點然後延伸,必能建立自己的天地。李天命在其界別內外引起的爭議與狂熱,本身也是相當有趣的現象。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 (終定本)》
作者:李天命 | 梁沛霖 | 戎子由
出版:明報出版社,1992
ISBN:9789623572972
這本書不能亂讀,必須有briefing和 debriefing,真正詳讀還是在大學階段。當時老師同時講解滿口仁義道德的政治哲學、滿口利益陰謀的馬基維利,教導我們用前者調和後者(道德也可符合和推進利益)、後者監察前者(道學家不少在消費道德或私德糟糕),令人受用終生。
《The Prince》
作者:Niccolò Machiavelli
出版:Penguin Press,2011
ISBN:9780143566465
我第一次參加學術會議發表論文,就是批判這個理論的大會,而「文明衝突論」方法學上的十大問題,一直是我課堂上的教材。但其實我很欣賞亨廷頓這種自創理論的方式,也經常思考為甚麼明明這個推論的數據和方法都有問題,結論卻如此有影響力,所以,這本書可說是國際關係的「入門心魔」。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作者:Samuel P. Huntington
出版:Simon & Schuster,2011
ISBN:9781451628975
成套書一半故事,都是小學時代父親在床頭講給我聽,然後我才找原著讀。其實一直不認為福爾摩斯的推理情節特別精采,卻很喜歡那個維多利亞英國時代背景,第一次接觸國際關係角力的故事,就是從福爾摩斯,例如《海軍協定》、《布魯斯帕廷頓計劃》、《第二塊血跡》、《波斯米亞醜聞》等,都涉及外交層面。到了終於有機會到Baker Street的福爾摩斯「故居」參觀,實在彷如朝聖。
《The Complete Sherlock Holmes (2 Volumes)》
作者:Sir Arthur Conan Doyle
出版:Bantam Classics,1986
ISBN:9780553328257
記得初中時,電視每週播放一次這系列的紀錄片,講述英國如何從不同殖民地撤退,那是第一次比較深入認識肯雅、加納、塞浦路斯等國家。然後買了原著來讀,對了解英國管理全球殖民地的手法,是很好的入門,也啓發了我從此把香港放在全球框架內閱讀。當時還買了文匯報出版的「山寨版」,比較其選擇哪些、放棄哪些內容,更是很好的學習經驗。
《帝國斜陽》
作者:布賴恩.拉平 | 錢乘旦 | 陳仲丹 | 計秋楓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1994
ISBN:9789620411618
《End of Empire》
作者:Brian Lapping
出版:St Martins Pr,1985
ISBN:9780312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