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被譽為全世界最具智慧的中國經書,短短五千字,廣涉個人的處世之道、人與自然的關係等生命大道,透著獨特的智慧之光。
葛雋,香港著名心靈故事作家,首度涉獵中國傳統經書的領域,開宗明義講老子的智慧之道,以雋永的心靈故事講解老子的處下、無為、自強、快樂之道。
老子最廣為流傳的「無為」,卻常被人誤會所謂「無為」者,即甚麼也不做,於是,老子沒端給那些供奉「少做少錯,唔做唔錯」的懶惰人士作為開脫的借口。老子的「無為」、「處下」及「道法自然」,背後一直承載了自勝自強的智慧,老子的《道德經》,「弱」與「強」,「勝」與「敗」總是相對相生地出現,此相對者又豈是偶然呢?故此,一本看似宣揚柔弱之道的經書,卻是中國傳統最強的一部古書。
闡述老子那超越時間空間的千古之道,不用眉頭深鎖,不用老氣橫秋的書生臉,大家可以輕輕鬆鬆的,開開心心的,聽一則故事,看一個比喻,再來一段反思。
道理要深入淺出,講求的從來也是說故事的能力,這亦是一本好書的必要條件。
葛雋,香港著名心靈故事作家,首度涉獵中國傳統經書的領域,開宗明義講老子的智慧之道,以雋永的心靈故事講解老子的處下、無為、自強、快樂之道。
老子最廣為流傳的「無為」,卻常被人誤會所謂「無為」者,即甚麼也不做,於是,老子沒端給那些供奉「少做少錯,唔做唔錯」的懶惰人士作為開脫的借口。老子的「無為」、「處下」及「道法自然」,背後一直承載了自勝自強的智慧,老子的《道德經》,「弱」與「強」,「勝」與「敗」總是相對相生地出現,此相對者又豈是偶然呢?故此,一本看似宣揚柔弱之道的經書,卻是中國傳統最強的一部古書。
闡述老子那超越時間空間的千古之道,不用眉頭深鎖,不用老氣橫秋的書生臉,大家可以輕輕鬆鬆的,開開心心的,聽一則故事,看一個比喻,再來一段反思。
道理要深入淺出,講求的從來也是說故事的能力,這亦是一本好書的必要條件。
序:大智若愚和自知之明
1. 給人生逐漸加溫
2. 自知之明
3. 勿讓靈魂迷失
4. 因為有底氣
5. 勿被名利裹住
6. 獨闢蹊徑
7. 重新認識自己
8. 難得糊塗,心靜如水
9. 跟宇宙同呼吸
10. 關鍵在於修道
11. 把天大的事看小
12. 把握今天,放眼明天
13. 真正的強者
14. 用行動決定人生
15. 靈魂和肉體
16. 打好逆境波
17. 不要讓欲望燃燒
18. 請勿自高自大
19. 只要心裡寧靜
20. 道也是人生價值觀
21. 保持內心的清靜無為
22. 究竟誰強誰弱
23. 意外的回報
24. 使出拿手的本事
25. 不爭而善勝
26. 保住你的元氣
27. 慈善和互愛
28. 如何看待成功
29. 只有空才能靈
30. 自勝者強
31. 競爭要講誠信
32. 持之以恆和善始善終
33. 珍視苦難
34. 最柔弱的位置
35. 做一個謙卑的人
36. 真正的對手是自己
37. 獨自運行而不改變
38. 別讓仇人成為焦點
39. 學會愛別人
40. 做人應該像天空一樣
41. 學會與人相處
42. 擴展心靈的周長
43. 最富有的時候
44. 要有一顆童心
45. 給自己放氣
46. 無為是一種大作為
47.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48. 半杯水也能幫你死裡逃生
49. 只要一心向道
50. 順著事物的規律走
51. 老天永遠幫助善人
52. 成功者絕不放棄
53. 學會與小人為善
54. 沒有人注意你
55. 得與失
56. 生活不是過給別人看的
57. 只有靠自己去解決
58. 包容大度
59. 平靜地對待一切
60. 天地不會死
1. 給人生逐漸加溫
2. 自知之明
3. 勿讓靈魂迷失
4. 因為有底氣
5. 勿被名利裹住
6. 獨闢蹊徑
7. 重新認識自己
8. 難得糊塗,心靜如水
9. 跟宇宙同呼吸
10. 關鍵在於修道
11. 把天大的事看小
12. 把握今天,放眼明天
13. 真正的強者
14. 用行動決定人生
15. 靈魂和肉體
16. 打好逆境波
17. 不要讓欲望燃燒
18. 請勿自高自大
19. 只要心裡寧靜
20. 道也是人生價值觀
21. 保持內心的清靜無為
22. 究竟誰強誰弱
23. 意外的回報
24. 使出拿手的本事
25. 不爭而善勝
26. 保住你的元氣
27. 慈善和互愛
28. 如何看待成功
29. 只有空才能靈
30. 自勝者強
31. 競爭要講誠信
32. 持之以恆和善始善終
33. 珍視苦難
34. 最柔弱的位置
35. 做一個謙卑的人
36. 真正的對手是自己
37. 獨自運行而不改變
38. 別讓仇人成為焦點
39. 學會愛別人
40. 做人應該像天空一樣
41. 學會與人相處
42. 擴展心靈的周長
43. 最富有的時候
44. 要有一顆童心
45. 給自己放氣
46. 無為是一種大作為
47.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48. 半杯水也能幫你死裡逃生
49. 只要一心向道
50. 順著事物的規律走
51. 老天永遠幫助善人
52. 成功者絕不放棄
53. 學會與小人為善
54. 沒有人注意你
55. 得與失
56. 生活不是過給別人看的
57. 只有靠自己去解決
58. 包容大度
59. 平靜地對待一切
60. 天地不會死
大智若愚和自知之明
老子說:「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何謂天門?人頭上的七竅也。你那個七竅,能不能像個柔弱的小女孩那樣,能不能像個嬰兒那樣,不事張揚,好自為之?你那點所謂的智慧,能不能不顯示出來?你有沒有想過,當「智慧」一顯示,還會是智慧麼?
我們有誰沒有見過孔雀開屏?孔雀純粹為了虛榮才欣然開屏,不過牠並沒有想到,自己尾部美麗的羽毛後面,其實是最不雅觀的屎窟窿。人有時比孔雀還要愚昧,做了蠢事竟然還洋洋自得。
同樣的,一個人身上出現的事情,首先察覺的並非是自己,而是旁人。
一個六十歲的長者對我說:「我的記憶力一點也沒有退化。」他每天早上連吃藥沒吃藥都記不清,還說「沒退化」,看來只是沒有人跟他點明而已。
一個人身體出了毛病,也常常是由別人先發現的。兩個久未見面的人街上相遇,甲說:「老友,你臉色不太好,沒事吧?」乙摸摸臉:「是嗎?」到醫院一查,多半有一些問題。可是他每天照鏡子,卻看不出來。
大多數人看自己跟看別人會持有兩套標準,包括頭髮、臉色、個性、學識、服飾、能力及一切。潛意識裡,人對自己的袒護都會到一種諱疾忌醫的程度,因此眼神十分不準。
有女人臉蛋白白淨淨,脖子卻出現了一道道皺紋。別人看見,知道她老了。她卻不知,覺得自己青春常駐,活力依舊。
有人唱卡拉OK,感覺自己像劉德華,別人聽了,覺得似屠宰場劏豬叫。有人演講自詡「奧巴馬」,別人看了,僅認為他是一名敢上台的黃種人而已。
高官巡視前呼後擁,覺得自己充滿溫情富有魅力,百姓眼中看到的是惺惺作態,黃鼠狼給雞拜年。
人人都能看出別人身上穿的是「皇帝的新衣」,其實自己大多時候也披著一件「皇帝的新衣」—彼此彼此,只是衣的款式、流行元素、長短肥瘦不同罷了。老與不老以及唱K、演講都是小事,把自信與狂妄區分開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老子一早看出人人愛穿「皇帝新衣」的弊病,指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過知人之智者卻不一定有自知之明。
大智若愚是做人的大境界,其核心是「自知」,是實事求是,是自省,是明白好歹。
做一個大智若愚的人吧。真正的聰明人有自知之明,從來不動聲色,切記孔雀開屏的教訓。
老子說:「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何謂天門?人頭上的七竅也。你那個七竅,能不能像個柔弱的小女孩那樣,能不能像個嬰兒那樣,不事張揚,好自為之?你那點所謂的智慧,能不能不顯示出來?你有沒有想過,當「智慧」一顯示,還會是智慧麼?
我們有誰沒有見過孔雀開屏?孔雀純粹為了虛榮才欣然開屏,不過牠並沒有想到,自己尾部美麗的羽毛後面,其實是最不雅觀的屎窟窿。人有時比孔雀還要愚昧,做了蠢事竟然還洋洋自得。
同樣的,一個人身上出現的事情,首先察覺的並非是自己,而是旁人。
一個六十歲的長者對我說:「我的記憶力一點也沒有退化。」他每天早上連吃藥沒吃藥都記不清,還說「沒退化」,看來只是沒有人跟他點明而已。
一個人身體出了毛病,也常常是由別人先發現的。兩個久未見面的人街上相遇,甲說:「老友,你臉色不太好,沒事吧?」乙摸摸臉:「是嗎?」到醫院一查,多半有一些問題。可是他每天照鏡子,卻看不出來。
大多數人看自己跟看別人會持有兩套標準,包括頭髮、臉色、個性、學識、服飾、能力及一切。潛意識裡,人對自己的袒護都會到一種諱疾忌醫的程度,因此眼神十分不準。
有女人臉蛋白白淨淨,脖子卻出現了一道道皺紋。別人看見,知道她老了。她卻不知,覺得自己青春常駐,活力依舊。
有人唱卡拉OK,感覺自己像劉德華,別人聽了,覺得似屠宰場劏豬叫。有人演講自詡「奧巴馬」,別人看了,僅認為他是一名敢上台的黃種人而已。
高官巡視前呼後擁,覺得自己充滿溫情富有魅力,百姓眼中看到的是惺惺作態,黃鼠狼給雞拜年。
人人都能看出別人身上穿的是「皇帝的新衣」,其實自己大多時候也披著一件「皇帝的新衣」—彼此彼此,只是衣的款式、流行元素、長短肥瘦不同罷了。老與不老以及唱K、演講都是小事,把自信與狂妄區分開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老子一早看出人人愛穿「皇帝新衣」的弊病,指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過知人之智者卻不一定有自知之明。
大智若愚是做人的大境界,其核心是「自知」,是實事求是,是自省,是明白好歹。
做一個大智若愚的人吧。真正的聰明人有自知之明,從來不動聲色,切記孔雀開屏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