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書事

無盡的書事
我是個埋頭苦幹的「過可卒」,從不回顧。直到最近兩年,疫情中受
困,才有空找出多年來放於抽屜底的幾條「手指」整理舊作,發現當年埋首
苦練「手寫板」之時,寫了不少文章,一直未曾發表,或發表後還未曾入集
的,就收錄於此,讓它們在《無盡的書事》中面世!
許定銘常用的筆名有陶俊、苗痕、午言、向河等,一九四五年生,在香港受
教育及成長的愛書人,從事寫作六十年,早年埋首於新詩、散文及小說的創
作,近三十年專注於「書話」的評介,其內容以中國現代文學及香港新文學
的研究為主,旁及台灣及南洋方面的作家和作品。
有關書話的著述,已出版的有:《醉書閑話》(香港三聯書店,1990) 、《書
人書事》(香港作家協會,1998) 、《醉書室談書論人》(香港創作企業有限公
司,2002) 、《醉書隨筆》(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 、《愛書人手記》(香
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8) 、《醉書札記》(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2011)......等十多種。他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開書店二十年,畢生與
書結緣:買、賣、藏、編、讀、寫、教、出版,八種書事集於一身,花甲以
後自號「醉書翁」。
008…我和書的因緣
輯之一
014…「原汁原味」的《書影》
022…《大後方的小故事》底故事
025…《名家近作集》
028…司馬文森的《文藝生活》選集
031…教育的《花與果》
035…國內的民間讀書報
041…《快活谷》的「不憂生」
044…從夕陽贈我的兩頁書影談起
049…浴火重生的鳳凰:《學友副刊2》
055…珍本圖鑒《書影留蹤》
066…俊東的來信
071…懷正出版社的書
074…《颱風季》來了


079…祥子的〈郭良蕙與侯榕生〉
082…《代馬輸卒》的前言後語
086…三個寫詩的少年
090…詩人醉倒了(外一章)
094…我與蕭輝楷師結緣
098…刻字的人—吳萱人永不言倦
103…我怎樣寫作
108…跟少年人談寫作
110…幾間一九七〇年代開在快富街附近的書店
輯之二
114…李冰人的《郁達夫集外集》
117…讀洪永起的《雜書—閱讀現象的構成》
120…三城藝行—讀梁慧珍的《憂.由.遊》
122…讀劉燕萍的《女性.命運》
125…詩人的左手—讀潘步釗的《美哉少年》
129…讀蔡益懷的《妙筆生花》
133…讀陳穎怡的《死者,與她的島》
137…感受詩人的氣場………—讀蔡炎培的《偶有佳作》


142…閱讀一個文學教授的靈魂
……—讀陳國球的《香港.文學:影與響》
146…讀曾淦賢的《苦集滅道》
149…我們都是香港人—讀《漂城記》
153…在此岸與彼岸之間………—讀方太初的《另一處所在》
158…細味音符的背後—讀方頌欣的《木蝨》
162…如何欣賞城堡內的藝術………—讀陳永康的《香港詩賞》
165…認識走出困惑的海鹽………—讀蔡寶賢的《海浪裏的鹽》
169…讀沈西城的《懷舊錄》
172…看非常風景的文學旅遊
176…邢光祖等的《海》
180…細說神州五十年………—序歐陽文利的《販書追憶》
184…美髯公書話.必讀
186…愛意滿溢的家史

輯之三
192…美洲文藝青年的《呼喊》
194…《劫餘隨筆》及《萬人叢書》
198…《美麗的瞎子島》
200…《第一流》正續編
203…第一本六人合集
205…六人合著的《新綠集》
208…另一本飄口:《紅豆集》
211…最後一本六人集
213…詩人的手製本
215…今聖嘆的回想錄
217…寫「九一八」的小說
219…吳天的《懷祖國》
221…「斬件」重印本
223…最紅說書人
226…通俗以外的三蘇
228…懷恩師「萍居」主人
231…蔡炎培的《中國時間》
233…齊同的小說
236…林蔭的《調景嶺傳奇》
239…悼易牧
243…《靈魂大師》趙滋蕃
246…惡女同佢老豆
249…蘇州之旅
252…千萬不可憑記憶當資料
254…胡馬依北風
256…散步去看香港的歷史建築………—讀丁新豹的《香港歷史散步》
258…融入文化的《旅途說書人》
260…舊日風景之重現………—讀陳雲的《新不如舊》
262…後記
我和書的因緣
雖然讀小學的時候我已和課外書結緣,讀了不少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品,但,真正戀上文學,和書結緣一生,卻始自一九六〇年代初:那時候香港被稱為「文化沙漠」,讀書風氣很淡,但還是有些人在努力推動文學,比較受人重視的,有《中國學生周報》、《青年樂園》和《星島日報》的學生園地。前兩種是「週報」,一星期才出一次,隔得太疏,影響力受限制,但後者卻是每星期出現三四次,每次約佔半版,讓中、大學生及文藝青年有機會抒發內心的抑鬱和苦悶。在這個學生園地學習創作的年輕學生,後來還自發性組織了文社,互相學習、研討、鼓勵,甚至出版刊物,掀起過不小的浪潮,影響深遠!
我就是那時代涉足文壇的,幾個年輕的小伙子,組織了「藍馬現代文學社」,妄想叩現代詩與現代文學的大門。那時候,我們讀的是《創世紀》、《現代文學》、《好望角》、《文藝》……寫的是風格獨特,形式創新的現代詩和散文,買的、藏的,自然都是這類書。當年的現代風以台灣為主流,想買前衛文學的書,就只有旺角的友聯書店。後來王敬羲在尖沙咀開了間「文藝書屋」,從台灣訂來大批現代文學書籍,甚至重印了不少《文星叢刊》,對熱中現代文學的發燒友幫助甚大。事隔四十年,我書房裏還藏有大業版司馬中原的《靈語》(1964)、朱西寧的《狼》(1963)、張默編的《六十年代詩選》,不同開度的《創世紀》……都是從這個途徑購入的。
那年代全港就只有一間開在中環的大會堂圖書館,我住在深水埗蘇屋邨,如果要去大會堂看書,得要搭車去尖沙咀,轉乘天星小輪過海,途程超過一小時,十分不便。幸好鄰近的李鄭屋村有一所甚少人知道的社區中心圖書館,雖然只有兩個課室般大小,裏面的藏書也不多,可能只有幾百冊,但對於一個沒錢買書,要靠寫稿來賺取零用的中學生來說,已足夠有餘了。我每天晚上都抽出兩小時在這兒讀書及寫作,我讀了齊桓的《八排傜之戀》、黃思騁的《落月湖》、徐速的《星星月亮太陽》、趙滋蕃的《半下流社會》……自那時候起,我知道書和我結了不解緣,永遠不能分開了!
當年我不喜歡讀中國三十年代作家的作品,是覺得他們太傳統、太老套,某次好友古蒼梧介紹我看施蟄存,我到坊間找了本《善女人行品》,一翻之下不能釋手。後來又讀了無名氏、沈從文、端木蕻良,才知道現代文學不是六十年代的台灣專利品,三十年代的中國早已有能手了,這才引起我讀三十年代文學作品的興趣。
我搜集中國現代文學舊書起步甚遲,大概是文化大革命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歲月,當時國內甚少新書出版,愛書人全向舊書埋手,絕版舊書價不停往上爬,一般稍為難見的,總要賣到三、五十,比較珍貴的,如鷗外鷗的《鷗外詩集》和杭約赫的《復活的土地》,我都各花了一百塊買入。如今一百塊當然不算甚麼,但在當年我供樓也不過四百塊的一九七〇年代初,一百塊買一本書,可說是很貴、很貴的了。
書愈買愈多,當正常的家庭也無法存放的時候,我只好效法前輩們開書店,把看過的書賣出去,實行「以書養書」。豈料正當我的絕版舊書愈買愈貴、愈存愈多的時候,忽地文化大革命結束了,被批鬥的文人大翻身,那些絕版多年的新文學創作全部復活了。新版的文學書排山倒海的運來,數量多且廉宜,一般文學書才賣三幾塊,對愛書人來說,那真是天大的喜訊。但對我來說,卻是晴天霹靂,我那些高價收來的絕版書,一夜之間貶值百倍,無人問津,最後只好賤價賣給幾個收集「原版書」的發燒友,發誓不再買絕版舊書了。
想不到原來「愛書」是一種極嚴重的「毒癮」,公元二千年我從海外回流,賦閒在家讀書寫稿,不知不覺間又買書了。稿寫得多,書買得更多,每次逛書店,總忍不了手,新的、舊的全收,家裏擠得滿滿的,書房是書、睡房是書、客廳是書……老妻終於下了最後通牒,下令「遷書」,最後只好弄了一層商業樓宇存書,看來不久的將來,我又要開書店了!
――二〇〇七年三月

關鍵字詞: 香港文學|書話集

讀者書評

請登入給你的書籍評分

登入
你的評分:  

請登入以享受個人化閱讀體驗,或按「略過」繼續瀏覽。
成為會員 登入 略過
電子書售價:HK$:

如欲購買,請先以教城帳戶登入(學生帳戶除外)。或按「略過」繼續瀏覽。
成為會員 登入 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