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對話錄

蘇格拉底對話錄
西方哲學的奠基人蘇格拉底並未留下著作,我們只能根據其追隨者的記述來了解他。柏拉圖的記載最為出名,而蘇格拉底的另一位學生色諾芬也留下了珍貴記錄。相比柏拉圖筆下近乎聖人的蘇格拉底形象,色諾芬呈現了老師在被抽象成「智慧」的符號之外,作為「人」的一面:他言談有趣、自律自足,既追求德行與知識,也熟悉田獵和農事。

色諾芬是古希臘的傳奇人物,他是哲學家、歷史學家,也是軍事將領,曾率領一萬多士兵奇蹟般地從波斯返回希臘。他的作品題材多樣,廣受歡迎,從美國開國元勳傑斐遜,到德國哲學家尼采,都對其青睞有加。

本書收入色諾芬關於蘇格拉底的全部四種對話錄:《追思錄》記述了「最好和最快樂的人」蘇格拉底的言行和品性;《治家之道》是關於農事的對話,展現了蘇格拉底關注實務的面向;《會飲》討論的是愛,蘇格拉底雖然排斥肉體關係,但他沒有一天不注重「愛」;《辯詞》則記載了蘇格拉底遭判死刑前後的對話和反應。

本書由香港學者、希臘雅典大學博士鄺健行教授從古希臘原文譯成中文,是四種對話錄的首個完整中譯本。

版面: 彈性/流式
插圖: 少許
作者

色諾芬(又譯克舍挪方,Xenophon,約公元前430–354)

古希臘哲學家、歷史學家、軍事將領,出身雅典的富裕家庭,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他曾加入波斯王子居魯士的雇傭軍,帶領萬余人奇跡般地從波斯返回希臘,後期在斯巴達居住和寫作。他的人生經歷豐富多彩,作品題材廣泛、文筆生動。除了關於蘇格拉底的四種對話錄,還著有記述自己戎馬生涯的《遠征記》、接續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而作的《希臘史》、關於政治哲學的《居魯士的教育》等。

譯者

鄺健行(1937–2023)

新亞書院中文系畢業,希臘雅典大學哲學博士。歷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校中文系教席。主要學術領域為希臘古籍中譯及中國古典文學。本書之外,譯作尚有柏拉圖《蘇格拉底辯詞》、《克裡頓》、《波羅塔哥拉》;中國文學領域的專著有《詩賦與律調》、《杜甫論議滙稿》、《韓國詩話探珍錄》等。另有舊體詩文集《光希詩文存稿》,隨筆集《摘藝西東:希臘中國》、《武俠小說閒話》、《學藝多方》等。
序言 / xi



一、追思錄

前言 / 2

第一卷 / 13

第二卷 / 45

第三卷 / 83

第四卷 / 127

二、治家之道

前言 / 170

正文 / 173

三、會飲

前言 / 242

正文 / 251

四、蘇格拉底辯詞

前言 / 300

正文 / 301



附錄一:專有名詞中希英文對照表 / 309

附錄二:作者、作品名稱中希英文對照表 / 319

讀者書評

請登入給你的書籍評分

登入
你的評分:  

請登入以享受個人化閱讀體驗,或按「略過」繼續瀏覽。
成為會員 登入 略過
電子書售價:HK$:

如欲購買,請先以教城帳戶登入(學生帳戶除外)。或按「略過」繼續瀏覽。
成為會員 登入 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