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晤
從前的人回信時,常常習慣於開首寫:「見字如晤。」意思是讀到來函手跡時,就像當面見到對方一樣感覺親切。今時今日,即時通訊工具大行其道,書信相對耗時耗力,不再是我們和親友交流的主要媒介,卻使我們偶爾收到一封手寫信時,更能體會紙短情長、意在言外。寫信的情懷、讀信的感動,在本期選書字裏行間可以一一細味。或許讀過這些書,你也會有股衝動,拿起筆寫一封親筆信予摯愛親朋呢!

《給中學生的45封鼓勵信》
作者:潘步釗 | 劉添球 | 劉慶華
出版:中華書局,2005
ISBN:9789628885312
試閲
身處21世紀,科技日趨發達,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輕鬆。與此同時,世界步入訊息大爆炸時代,我們得面對更複雜的問題和挑戰,成長之路似乎比以前更加曲折:面對浩瀚的知識海洋要如何擇優而學?除了學習我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該肩負起甚麼責任?本書三位作者俱為資深教育工作者兼優秀文學作家,撰寫45封信,希望為正處於成長路上、面臨不同問題的中學生帶來人生啓發。
《筆遇》
作者:沈祖堯 | 潘誦軒
出版:經濟日報出版社(香港),2016
ISBN:9789626788776
一位大學校長與一位剛畢業準備迎接社會洗禮的大學生,相識於一場大學畢業典禮,相知於去雁來鴻的字字句句。他們年齡相差四十歲,身份與背景、際遇與閱歷迥異,卻彼此打開心扉,感情、教育、互聯網等話題無所不談。年輕的誦軒這樣形容人生的無奈:「雖不可留住美好回憶,但如果把無奈轉化成正能量,積極生活,實在無礙。」沈校長則說:「只要珍惜時光,珍惜眼前人,就算現在終會成為過去,人生也無憾了。」一封封信件,成就兩代人發自肺腑的人生對談。
《給珍妮的一束英文信》
作者:舒巷城
出版:花千樹,2019
ISBN:9789888484249
試閲
如今我們可輕易傳送即時訊息給親友,然而從前千百年間,人們都只能仰賴寫信,將自己的心意傳達給遠方的親友。舒巷城是著名香港作家,寫下一封封中英對照的信,與朋友陳珍妮談生活瑣事、音樂文學、佳節慶祝、人際交往……這束書信筆觸溫潤,文學氣息濃厚,透露詩人的奇思妙想,讀來觸動人心、情真意切。也許這就是書信獨有的魅力吧!
《你有多久沒寫字?原來筆跡能反映你的個性!》
作者:林婉雯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2019
ISBN:9789620444920
試閲
除了做功課、測驗考試外,你有多常寫字呢?本書作者是執業筆跡專家,她認為手寫文書可訓練腦部神經認知功能,常執筆寫字,等於為腦部進行功能活化運動,有益精神健康。此外,她更從專業角度出發,深入淺出解構筆跡分析這門學術科目的真面目。原來每個人的筆跡都不同:寫字的力度、大小,紙上空間的運用,如行距、字距、傾斜方向等,都暗藏着我們的性格與人生態度!想知道其中的奧秘,趕緊翻開本書,一探究竟吧!
作者簡介
香港教育城的一站式專業教育網站edcity.hk,結合資訊、資源、互動社群與網上軟件工具於一身,致力提倡學生善用電子學習資源,擁抱以學生為本的自主學習新趨勢。
關鍵字詞: 信件|寫信|交流|溝通|寫字|對話|青少年主題書單